江北資規部門14日批前公示慈城古城控制性詳細規劃。
慈城古城的規劃范圍,北至慈湖中學,東至東城河及清道山,南至杭甬鐵路及江北大道,西至江北大道、廟灣路及西城河,規劃總面積約352.8公頃。
(資料圖)
規劃將慈城古城定位為:
體現慈孝文化、耕讀文化、建筑文化、藥商文化特色的江南第一古縣城。
慈城古城規劃的空間結構,為“軸線縱橫、連點成網、兩區互融、綠環抱城”。其中——
點:延續解放路中段的城市商業核心和古縣衙的文化象征核心,在已形成慈湖、東門、清道觀等節點基礎上,加強既有作為文化展示的馮俞宅、未來作為文創發展的原乙炔瓶廠節點的文化輻射作用;同時為服務居旅人群,補充東鎮橋街城市客廳節點,構建西門外生活中心節點以便于服務本地居民。
線:搭建產業和生活融合發展的網絡。其中,解放路和東鎮橋街-民生路為古城歷史軸線,民權路、中華路強化文旅軸線,民主路-鼎新路、太陽殿路-民族路、永明路、迎春街作為聯系副軸。
面:完善提升傳統生活片區和文化展示片區,外圍強化環城綠地生態特色。
慈城古城規劃結構圖
在遺產保護方面,此次規劃延續此前已確定的《寧波市慈城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》所有剛性規定,包括保護范圍劃定、整體格局保護、歷史街巷保護、重要景觀視線保護、文物保護單位、文物保護點、歷史建筑的保護、建設高度控制要求。
同時,此次規劃進一步對慈城古城內近代工業建筑、公共建筑進行梳理,建立傳統風貌建筑名錄。
慈城古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總圖
在規劃用地方面,此次規劃圍繞文化、旅游、居住、生態四大功能——
東城:以文化展示及商業服務為主,延續少量居住功能。
西城:以居住及設施配套為主,點狀布局文創產業功能。
規劃構建古城內南北2個十分鐘社區生活圈,配套全齡服務的公共設施,合理布局。
規劃重點新增1處城市客廳、1處社區健身中心、2處公園,以及生活圈配套衛生站、街頭健身場地、街坊綠地;同時,優化社區鄰里中心以及教育設施的布點。
慈城古城社區生活圈規劃圖
在道路交通方面,此次規劃保護并延續古城“棋盤式”道路格局,外圍加強與城市道路銜接。
同時,依托城外集中地面停車場,增加地下空間利用與微公交接駁,重點解決古城停車困難問題。
關鍵詞: 江南第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