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深秋時節,湛藍天空下,海坨山蒼翠巍峨,媯河水穿城而過,綠樹香花從城中心、水岸邊、公園里、馬路邊一路綿延到山腳,一碧萬頃、姹紫嫣紅。記者近日從延慶區發改委獲悉,近年來,延慶區始終堅持生態立區,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。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。借力先進的技術手段,延慶區建設705個監測點位、安裝915套監測設備,布控覆蓋全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一張網,形成了天空地一體、上下協同、信息共享的智慧環保系統。
此外,延慶區搭建水務信息化服務系統,對農村地區水表進行智能化改造,將各村自主收取的水費用于村內管道水泵設施運行維護、節水獎勵等,真正做到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。該區上半年新水用量2111.62萬立方米,同比減少143.92萬立方米。
延慶區還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“一展身手”。以香營鄉為例,專門成立無人機應急分隊,開展森林防火工作,形成“人工防控+無人機巡邏”的管控模式,打造立體森林防火網絡,切實做到火情早提示、早警示、早發現、早報告。
2021年,延慶區對110條背街小巷進行全面治理,建設了19條各具特色的街巷,其中,鴻川北路、恒安二條被評為北京最美街巷,功德巷入圍30條北京最美街巷名單。此外,延慶區還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大西路獲評第二屆全國最美鄉村路、5條特色美麗鄉村風景線加快打造。
同時,該區建立能夠覆蓋全區每一處圖斑點位、動態展示每一條臺賬整改進展情況的數據信息綜合平臺系統。歷經9個多月,成功創建了基本無違建區,釋放了135萬平方米發展空間。
關鍵詞: